一、感性理性在他身上惊人地和谐相融
与他打过交道的企业家经常惊叹于他的发散性、逆向创造思维和对消费者内心深刻、细腻的洞察力,更佩服他策划上的战略远见和深度。他,不可思议地把理性与感性和谐相融。
其实,你了解他的经历后就会发现这一切对他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
1970年12月,翁向东出生于博士、院士之乡浙江东阳。东阳有“婺之望县”、“歌山画水”之美称,被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孕育了北伐名将金佛庄、新闻先驱邵飘萍、科学泰斗严济慈、植物学家蔡希陶等一大批名家。目前全国有8000多名东阳籍教授,1000多位东阳籍博士,21位东阳籍院士(全国平均每个县约0.75位院士),被誉为“千名教授同故乡,百位博士汇一市”,《人民日报》曾撰文盛赞“千名教授同故乡,百位博士汇一市”。
他一直为故乡而自豪。也许恰恰是这种对故乡的自豪感伴随着翁向东的成长,激励着他刻苦求学,并滋润和催长了他往后孜孜以求的专业激情和爱国心。
读初二时,他的一篇作文因为在文章结尾简单地描绘了一番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富裕起来喜闹龙灯的欢乐场景后,加了一句“啊!龙将显灵,我们的祖国将变得繁荣富强!”被语文老师葛老师誉为“画龙点睛之笔”,刹那间年少的他仿佛被电流击中,感觉一股暖流在心田激荡,双眼朦胧,领悟到原来爱国可以如此的甜美、幸福和光荣!
从少年翁向东对那种顷刻感觉的生动描述,不难看出他少年时多么偏爱文学,而且激情和想象力超越常人。然而,一个少年时屡获国家级、省级作文竞赛大奖的文学尖子生,高中选择了理科,选择用理工的锉锯锋利棱角,严密自己的思维,睿智自己的思辨。此时,感受着一种灌浆般的滋养丰富着他的脊梁。黑色七月里的坎坷,千军独木桥的竞争不能挡住他的光芒,平时上课不大认真,晚上喜欢与同寝室的室友摆龙门阵到深夜,晨读经常迟到的他居然没有费太大力气就以高出大学录取分数线116的成绩成为中国博士、院士之乡—浙江东阳的理科高考状元进入江南第一学府复旦大学。
在复旦校园里营销科班的四年历练,菲利普科特勒、特劳特里斯的精神闪烁,始于十里洋场的视野与广度,让儿时的那种特殊的钙质又开始蓬勃地发芽。
正是这种文理兼修,奠定了翁向东日后在品牌咨询界和营销广告界的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
二、脆弱的民族品牌——唤醒复旦学子经国济世梦
在复旦校园里管理学院营销科班的四年历练,德鲁克、菲利普科特勒的精神闪烁,始于十里洋场的视野与广度,让儿时的那种特殊的钙质又开始蓬勃地发芽。
90年夏天,复旦大学校园内。一件突然发生的事件强烈震撼了翁向东的心灵——在这个天蓝树绿、生命迸发的季节里,正广和汽水却平静的消失了。以前一直喝它的翁向东却心情很难平静:象老朋友一样的物美价廉的正广和就这样被可口可乐、雪碧打败了?躲藏在树阴下的翁向东怀里窝着一团无名的怒火。商店里也到处绽放着宝洁、松下、索尼、柯达等异乡的绚烂花朵,本土的品牌却“水土不服”,耷拉着将要凋零的花瓣。
这一切刺痛了翁向东年轻而敏感的心。主修市场营销的翁向东更加明白: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白了就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理论化一点就是品牌之间的竞争!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没有国际级的强势品牌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决定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的地位。
当时,言必称希腊的中国市场,国内品牌一个个落败,恰是对中国本土企业家和策划人的极大讽刺。也因此铸就和坚定了翁向东“创建中国的国际品牌”的梦想和目标。国内企业经常能通过高超的营销广告策划创造一个个销售奇迹,但品牌总是如流星般陨落,活不过三五年。他发现,国内在营销广告的研究上已相对成熟,最薄弱的是品牌战略规划与品牌管理,大家对品牌管理究竟具体做哪些工作都不甚明了。同时,由于缺乏品牌战略的指引,营销广告的投入无法有效累积品牌资产,中国企业创建品牌的营销广告成本往往居高不下。于是,翁向东把研究的重心放到了品牌战略、品牌管理与超低成本营销模式上,目的就是为创建中国的国际级强势大品牌。研究在国际与前瞻性视野的基础上展开,更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因为本土市场人口基数大,消费者购买力又以全球最快的速度在增长,是孕育出大品牌的好机会。创建国际级强势大品牌不是造空中楼阁,只有通过在相对容易获胜的本土市场上获得丰厚的资本积累与品牌创建经验才能搏击国际市场。所以,在深刻洞察本土市场、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普遍实力小、管理落后、缺少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应如何低成本地去创建强势品牌成为翁向东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中,他抱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把真正有助于创建中国的国际级大品牌和强势品牌的创新思想奉献给中国的企业界。期间渡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历经百思不得其解的煎熬,更有柳暗花明获得顿悟后的内心愉悦。春华秋实,近几年先后在国内核心或权威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论80多近60多万字。
2002年,集合他的品牌原创思想的《本土品牌战略》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具有完整品牌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书籍。对品牌核心价值、品牌识别、核心价值的落地、品牌架构、品牌延伸、品牌资产管理等品牌战略中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系统的阐述。随后,《本土品牌战略》被50多所名校选为教材,被绝大多数品牌营销专业等专业的博导们制定为博士论文参考书籍,被娃哈哈、中国石油、报喜鸟、雅戈尔等名企老总制定为中层必读的名著。
今年9月,融合了最近6年新实践和新发展成果的《本土品牌战略》第二版又要在南京大学出版了。交大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巍教授撰文点评“只有经典才有在资格再版,《本土品牌战略》完全够格,就像科特勒不断修订的《营销管理》一样,第二版必将推动理论界和企业界对品牌战略认识的又一次革命。”
每当全球500强企业公布时,翁向东都会在目录单中寻找From China的品牌和企业。翁向东也因此在我们看来俨然成为一个中国策划界的精神领袖,虽然业外知道他的人不是太多,然而业内的更多人却更愿意说翁向东是一个实干家。
曾见到这样一篇论文,结尾处充满深情而诗意地写道:“只有海尔、长虹成为中国的松下、西门子,而当雅倩、美加净成为中国的玉兰油、欧柏莱时,每个中国人的腰杆才能挺直!为了这个梦想,我仍将筚路蓝缕、执着前行”-----论文作者翁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