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娃哈哈进军大健康产业的前夜,不看,绝对后悔!
来源: | 作者:shanghaijoison | 发布时间: 2019-10-28 | 165 次浏览 | 分享到:

       娃哈哈高调宣布要进军大健康产业,这次壮举能否挽救危难中的娃哈哈还未可知。但何尝不是一剂猛药呢?不管马云的颠覆理论正确与否,也不论颠覆一词宗庆后是否喜欢,哇哈哈糟糕的业绩是客观事实,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权威报告显示,2013营收达到782.8亿元;2014年娃哈哈业绩开始下滑,营收 728 亿元,同比下降7%;2015年又继续下降10%,营收677 亿元;2016 年娃哈哈营收已经下降到456亿元。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造势下,大量互联网可以取代传统商业模式的言论轰炸下,宗庆后在探索娃哈哈革新之路上乏善可陈。数据背后的问题我认为有两点:一点是战略,第二是运营。而决定这二者是人,更确切的来说是宗庆后本人。

纵观娃哈哈崛起的历史,离不开几个重要的因素:

1、中国经济起步阶段相对短缺的商品需求为娃哈哈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2、宗庆后聪明地抓住了那个时代的市场启动的核心按钮——渠道,打造出联销体模式;

3、大胆进行品牌延伸,开发出品类大单品营养快线、八宝粥、纯净水等,通过渠道的作用力,指数级增长。

当然,在江山一片大好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将在前进中被解决或者被淹没,造成了宗庆后本人的强势与强大的决断力。这些都是娃哈哈成功不能磨灭的,宗庆后本人无疑对于娃哈哈的缔造功勋卓著。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以前跟着达能甘当老二,把跟随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做老大了却不知道如何玩了。这是娃哈哈后期在营销上没有太多建树的根源,只不过大环境的变化将这种根源无情地放大,所以,内部人继续看宗庆后,外部人继续看热闹,但所有人,包括宗庆后本人也无能为力。

笔者无意与贬低宗庆后董事长本人,我认为他对娃哈哈的崛起与没落同样承担最大的功劳与责任。而娃哈哈的没落也牵动着80、90后整个时代人的心,我们不禁要问:娃哈哈真的没救了吗?我看,不一定

娃哈哈要崛起,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其一:做好战略规划,不盲动、不妄动

老子说:无为而治。对娃哈哈有三层借鉴作用,对内而言,“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宗庆后要大胆放权,启用新人与能人,培养中坚力量。对宗庆后本人而言,未来是80、90、00后的世界,作为40后的宗庆后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人在想什么的,决策岂能没有风险?对外而言,在外部环境不清晰的时候,企业应该避免盲动和妄动而犯错。只要企业不犯错,娃哈哈就能够保存元气,凭空一跃。之前搞服装、卖白酒都是盲目、妄动的表现,实不可取。

其二:坚持主业的基础上,培养核心能力

娃哈哈的主业是快消品,主要是食品和饮料。纵观国外的快消巨头,无论是雀巢、达能、好丽友、亿滋等,无不是在主业上聚焦,并且持续创新的。娃哈哈应该避免多元化的陷阱,切勿陷入机会主义的漩涡里,不把现金流当回事。

在培养核心能力上,可以学习雀巢、达能、百威英博。重点打造出四种能力,顶层设计能力(股权结构、决策机制、用人机制)、市场运营能力、价值链管理能力(重新审视企业的价值链端口)以及资本投资与运营能力。

其三:重新梳理集团品牌资产,打造新品牌

娃哈哈的品牌历史超过30年,任何事物都会有生命周期。娃哈哈也不可能摆脱历史规律的束缚。娃哈哈整体品牌风格与当下流行的快消风格格格不入,笔者认为娃哈哈要重新反思其品牌战略与策略。建议娃哈哈可以作为集团品牌进行运作,重新打造几个新品牌以弥补娃哈哈品牌老化的不足,前期娃哈哈品牌可以作为背书品牌,后期则可以成为独立品牌进行运作。娃哈哈总品牌可以以情感价值以及IP打造为主,作为对其他品牌的价值支撑。

       除了战略,娃哈哈在战术上更是懈怠,在电视广告效用大减和媒介费用大增的映照下,娃哈哈在新媒体营销上的碌碌无为显得那么刺眼,新媒体上唯二可以看到的只有宗庆后女儿终身大事的八卦和对娃哈哈的批评文章


经此三略,娃哈哈才会有机会重新焕然生机。最后有两句话笔者拿出来分享:

       1、战术上的勤奋来弥补战略上的短视无异于掩耳盗铃。

       2、企业做大与做强并没有绝对的等同关系,做大不一定能做强,反之,做强不一定要做大。谁能够笑到最后才是王道,娃哈哈应该抛弃那种大而全的假战略,瞄准一个方向打透。

只要方向对了,路再远都能到达!而娃哈哈真正的路,还很长。